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我院胸痛中心開展“1120中國心梗救治日”公益宣教活動 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兩個,一是:“有胸痛,我要撥打120”;二是:“心梗救治,爭取黃金120分鐘”。今年“心梗救治日”的主題是“心梗撥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在“中國心梗救治日”來臨之際,凌源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組織開展了公益宣教活動,號召人們牢記兩個120,旨在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塞的規范化救治流程,降低心梗病死率及致殘率。 2021年11月19日上午,心內科三個病區、急診科、120急救中心、導管室等胸痛中心團隊的醫護人員,在市政府廣場前設置展臺、懸掛宣傳條幅、海報、開展健康宣教活動,免費為群眾測血壓、義診、咨詢、發放宣傳資料,普及急性胸痛相關知識,使公眾認識急性心梗,了解急性心梗的危害,樹立“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理念,從而使人們能夠早期識別心梗,及時撥打120,讓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對于急性胸痛患者來說,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會影響救治效果。因此,凌源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全天24小時緊急救治綠色通道,并不斷優化急性心梗的救治流程,有效縮短急性心梗的救治時間,同時不斷向公眾普及胸痛知識,提高防范意識。這一跨學科、跨醫療機構的急救服務模式在死亡線前挽救了無數生命,大幅降低了死亡率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受到社會廣泛好評。未來我院將繼續致力于胸痛中心建設,努力構建更加快速、高效的急性胸痛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如何識別心梗的癥狀 ? ??心梗的常見癥狀:我國每年有近70萬例心梗發生,但僅3.5萬獲得了及時規范救治,95%的心?;颊邲]有得到有效救治。當以下8個部位出現不適時,都應考慮到心梗的可能。 1.心前區 突發性、壓榨樣的心前區疼痛,持續15分鐘以上不緩解,伴有面色蒼白、冷汗、惡心、憋悶感或瀕死感等,就要考慮急性心梗。 2.胸骨后 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像塊大石頭壓在胸口,疼痛可能放射到肩部及前臂,可伴有冷汗、頭暈等。 3.上腹痛 一些胃腸道癥狀,如感覺持續加重的“胃痛”、飽脹、惡心、嘔 吐,特別是活動量增加時反復出現,也預示心梗發作。 4.牙痛、下頜痛 一累就牙痛、一生氣就牙痛,或是勞累、激動后牙痛加 劇,都可能是心梗前兆。這種痛往往累及多顆牙齒,可伴有冷汗、肩痛等,女性更常見。 5.左肩、左腋下疼痛 左肩、左手臂內側出現鈍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如果伴有胸悶、氣緊,更要警惕心梗。 6.后背痛 常常是今天后背痛,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痛:或是今天痛,第二天又不痛了。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也要提防心梗。 7.嗓子痛、脖子痛 咽喉堵塞感、頸部緊縮感,可伴有呼吸不暢、大汗淋漓等癥狀,如果沒有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慮心梗。 8.頭痛 心梗有時會以神經癥狀為首發表現,患者會有頭暈頭痛、肢體癱瘓,或突然意識喪失、抽搐等類似中風的表現,老年人常見。 心梗的典型癥狀: 1、胸痛胸悶+大汗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病人最典型癥狀。多在人休息、安靜的時候突然發生,疼痛常從胸骨后或心前區開始,范圍至少一個巴掌大小。 這種胸痛、胸悶常被描述為絞痛、壓榨痛、緊縮感。像胸口放了塊大石、或用膠帶纏了幾圈。還常伴有莫名的恐懼、焦慮感。 2、持續時間較長 除非發生心臟驟停,其實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會像電視劇里那樣發病后立刻昏倒。 現實中急性心梗的胸痛癥狀,一般超過15分鐘甚至數小時以上且不會自行緩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無效。 3、可能存在誘因 20%以上急性心梗發作前存在誘因,比如過度運動和勞累、吃得太飽、大量吸煙/飲酒、情緒激動、氣溫驟變不注意保暖、用力排便等等。 懷疑心梗發作該如何急救? 1、就地休息 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讓病人平臥休息,不要讓病人有過多活動;這是減輕心臟負擔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舌下含服急救藥品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 二者有增加心臟供血、緩解疼痛的作用。注意是舌下含服,不是吞服。舌下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藥品含化以后可以迅速入血發揮作用。此外,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血壓偏低尤其是低于90/60mmHg的患者,不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進行急救,因為硝酸甘油有擴管降壓作用,它有可能導致血壓進一步下降,從而影響到各個臟器包括心臟的供血。這時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麝香保心丸等藥物,對血壓影響較小。十五分鐘不能緩解,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3、吸氧 家里或附近有制氧機、氧氣袋的,可以給患者吸氧,它可以改善患者心臟缺氧情況。 4、有條件者,給患者測血壓+心率 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可以給患者測量 壓和心率,了解基本生命體征,這對后續治療有指導作用。 5、家屬或周圍的人幫忙呼叫120急救電話 這是保證盡快就診和安全性的有效方法。車上有醫護人員,有心電監護,有各種急 ?救藥品、急救設備以及心電圖機和心梗三項快速檢測,同時各種信息及時發到醫療機構,醫生分析病情,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導管室的準備,等待患者到院及時實施急救。 6、阿司匹林嚼服 急性心梗發作,可嚼服300mg阿司匹林,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抑制病變進展。但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還有一種引起劇烈胸痛的兇險疾病“主動脈夾層”,這個疾病引起的胸背部疼痛往往表現為撕裂樣疼痛,是主動脈血管壁撕裂所致,是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的,否則會加重病情。因此,對于不確定心梗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要很謹慎。 7.心肺復蘇 如果患者出現心臟驟停,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
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6分鐘 何為猝死 猝死是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多數人主張定為1小時,但也有人講發病后24小時內死亡者也歸為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各種心臟病都可以導致猝死,但心臟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猝死作為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備受醫學界重視。 猝死的發生 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心源性猝死者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者的80%以上。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和劇烈運動等。 猝死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是冠心病,其他有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發病機理機制為致命性的心律失?!氖翌潉蛹靶氖彝2?。高血壓、吸煙、飲酒、精神過度興奮和緊張都可能與猝死的發生有關。猝死在出生后6個月,30-50歲為兩個高峰期。 常見的誤區 誤區:青壯年就不會發生猝死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的環境、飲食變化、生活工作壓力增加,導致機體內外環境變化巨大,從而使潛在疾病的危險因素增加。 此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臟疾病的發病率近年來升高,不少中青年人心臟很可能很早就出現了問題,但自己不知道。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過度勞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給本來已經虛弱的心臟施以重拳。 這些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時看似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信號,平時也很少進行用藥、檢查等健康維護,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猝死“垂青”。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人在猝死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在強大的生活壓力面前,越來越多的人疲勞作戰、精神高度緊張、焦慮等。經常有人因連續數天加班、打麻將等導致過勞死,這是因為在過度疲勞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內分泌等系統會過于疲勞或興奮,使心臟功能紊亂,導致悲劇發生。 ?誤區:心臟猝死只發生于有心臟病患者中 猝死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心臟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居多。其病理基礎為冠狀動脈阻塞、痙攣,或二者同時發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此外重度心肌病、心肌炎、主動脈瓣狹窄及關閉不全、心臟高度肥厚或擴大,都能引起猝死。 但其他因素如: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藥物中毒、電擊、溺水等均可引起心臟猝死。其中常見誘因:精神因素、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輕微外力作用、感染、過熱過冷、睡眠中猝死。 誤區:平時身體好好的怎么就發生猝死了呢? 雖然有些猝死前沒有什么明顯的異常情況發生,但大部分人往往有心悸、煩躁、心前區不適、心前區疼痛,只是平時沒有引起注意,這正是猝死的危險所在。不少人看來很健康,有的人心臟感覺不舒服不知道上醫院,而是認為可能是最近幾天太累了,或者吃的不舒服等等,由此導致悲劇的發生。 據有關心臟急救的調查表明盡管81%的人知道現場急救對病人有用,94.5%的人能認識到簡單急救很有必要,84%的人表示會參加社區舉辦的急救培訓,但88.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黃金搶救4分鐘”。由于心臟驟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覺,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分鐘至6分鐘,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生還希望極為渺茫。 ?誤區:只有在胸痛劇烈時才需警惕猝死,進醫院診治。 猝死前最典型癥狀是心前區、胸骨后持續3至10分鐘不等的一種壓迫性絞痛,可以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痛,如果超過20-30分鐘,往往提示心肌壞死。 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胃疼、背疼,牙痛、心悸、胸悶、頭痛、眩暈、嘔吐等。如身體感覺異樣,尤其是代謝綜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疼痛,如上述不典型癥狀,再出現明顯的胸痛,一定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馬上就醫,心肌梗死4分鐘內搶救最有效。 猝死的治療 心臟驟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據不同的情況,其生存率在5%~6%,搶救成功的關鍵在于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治療。 ?啟動復蘇真有緊迫性嗎? 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突發意外時,最令人遺憾的做法就是患者已經發生心搏驟停后,但家人或旁人還在盲目地等大夫,或將病人送往醫院,而不是立即就地進行心肺復蘇,這無異于斷送掉了患者40%-60%的生機。 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現心搏驟停,多數是由室顫引起,家屬應當機立斷,在經一兩次胸前區叩擊后,立即將患者放于硬板床平臥,做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救護者應在患者的右側,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額,用力向后推,使患者頭向后傾斜,家屬的右手放在患者頜下向前提高下頜骨,立即開展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及時識別心梗 小心不典型癥狀 ??如果身體存在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年齡以及家族病史等多種危險因素,那血管就會出現變化,就像水管壁出現水垢一樣,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有些患者身上并不“老實”。它們容易破裂、糜爛或出血,形成血栓,繼發性地引起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從而引起嚴重的心肌缺血。如果不及時處理,血管完全閉塞,心肌細胞持續性地缺血缺氧,患者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警惕第一次的心絞痛 ??管腔狹窄達到一定程度(一般是70%以上,部分血管可能在50%以上), 雖然靜止休息時心肌供血不受影響, 但在一些誘因下(比如運動、心動過速或激動時),心臟耗氧量增加,可暫時引起心肌供血不足。這時,患者會出現心絞痛。 ??不過這種疼痛持續時間不長,一般在幾分鐘左右,通過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如硝酸甘油)后就會消失。 但是要警惕,心絞痛是危險的信號。第一次出現的心絞痛可能在短期進展為急性心梗。 ??除此之外,以下癥狀也要高度警惕:1.嚴重心絞痛突然發作。2.原有的心絞痛性質改變,如頻率增加、劇烈程度增加、持續時間延長;或誘因不明顯,多在安靜休息時發作,含服硝酸甘油療效差。3.疼痛時伴有大汗、惡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等。 ??小心不典型的先兆癥狀 ??還有約20%~33%的急性心?;颊哂胁坏湫拖日装Y狀,容易被忽視。比如,有些患者表現為下頜痛、牙痛、右上肢疼痛、后背疼痛、上腹痛,甚至出現乏力、心慌、煩躁、咳嗽、惡心、嘔吐癥狀。 ??是不是只要這些部位感到疼痛,就要立刻警惕急性心梗呢? ??首先,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大多呈放射性和廣泛性。所以即便是其他部位的疼痛,也不會單純只是某一點的疼痛,大多數患者可能同時伴有胸部不適、呼吸困難或胸部悶壓感。 ??其次,這些非典型癥狀發作持續幾分鐘或十幾分鐘,就需要高度重視了。但如果癥狀已經持續了好幾天,那問題就不大。因為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癥狀不會持續那么久。 ??再有,如果是心肌缺血引起的癥狀,由于運動會加劇這些疼痛,出于自我保護,患者在癥狀出現時,自然會降低活動量。如果癥狀在活動后減輕,自然不像心肌缺血。 ??在意身體發出的信號 ??如果你有以下癥狀,千萬不能有任何的拖延猶豫,必須立即就醫,因為你可能已經發生急性心梗! ??1.胸痛為壓迫性、緊縮性、燒灼感、刀割樣或沉重感。 ??2.無法解釋的上腹痛或腹脹。 ??3.放射至頸部、下頜、肩部、背部、左臂或雙上臂。 ??4.“燒心”,胸部不適伴惡心和 (或) 嘔吐。 ??5.伴持續性氣短或呼吸困難。 ??6.伴無力、眩暈、頭暈或意識喪失。 ??7.伴大汗。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癥狀是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即便休息及使用硝酸酯類藥物也不能完全緩解。 ??最后要強調的是,以上這些急性心梗的知識對于我們,對于我們年邁的父母,都十分重要。請一定記牢!畢竟,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 ?楊慶??摘自《健康報》
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6分鐘 何為猝死 ? ? 猝死是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多數人主張定為1小時,但也有人講發病后24小時內死亡者也歸為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各種心臟病都可以導致猝死,但心臟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猝死作為冠心病的一種類型備受醫學界重視。 猝死的發生 ? ? 猝死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心源性猝死者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者的80%以上。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和劇烈運動等。 ? ? 猝死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是冠心病,其他有肥厚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發病機理機制為致命性的心律失?!氖翌潉蛹靶氖彝2?。高血壓、吸煙、飲酒、精神過度興奮和緊張都可能與猝死的發生有關。猝死在出生后6個月,30-50歲為兩個高峰期。 常見的誤區 誤區:青壯年就不會發生猝死 ? ?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的環境、飲食變化、生活工作壓力增加,導致機體內外環境變化巨大,從而使潛在疾病的危險因素增加。 ? ? 此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臟疾病的發病率近年來升高,不少中青年人心臟很可能很早就出現了問題,但自己不知道。在這種狀態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過度勞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給本來已經虛弱的心臟施以重拳。 ? ? 這些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時看似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們不像老年人那樣重視疾病的信號,平時也很少進行用藥、檢查等健康維護,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猝死“垂青”。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人在猝死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在強大的生活壓力面前,越來越多的人疲勞作戰、精神高度緊張、焦慮等。經常有人因連續數天加班、打麻將等導致過勞死,這是因為在過度疲勞的情況下,交感神經、內分泌等系統會過于疲勞或興奮,使心臟功能紊亂,導致悲劇發生。 ?誤區:心臟猝死只發生于有心臟病患者中 ? ? 猝死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心臟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居多。其病理基礎為冠狀動脈阻塞、痙攣,或二者同時發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此外重度心肌病、心肌炎、主動脈瓣狹窄及關閉不全、心臟高度肥厚或擴大,都能引起猝死。 ? ? 但其他因素如: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藥物中毒、電擊、溺水等均可引起心臟猝死。其中常見誘因:精神因素、劇烈運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輕微外力作用、感染、過熱過冷、睡眠中猝死。 誤區:平時身體好好的怎么就發生猝死了呢? ? ? 雖然有些猝死前沒有什么明顯的異常情況發生,但大部分人往往有心悸、煩躁、心前區不適、心前區疼痛,只是平時沒有引起注意,這正是猝死的危險所在。不少人看來很健康,有的人心臟感覺不舒服不知道上醫院,而是認為可能是最近幾天太累了,或者吃的不舒服等等,由此導致悲劇的發生。 ? ? 據有關心臟急救的調查表明盡管81%的人知道現場急救對病人有用,94.5%的人能認識到簡單急救很有必要,84%的人表示會參加社區舉辦的急救培訓,但88.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黃金搶救4分鐘”。由于心臟驟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覺,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分鐘至6分鐘,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生還希望極為渺茫。 ?誤區:只有在胸痛劇烈時才需警惕猝死,進醫院診治。 ? ? 猝死前最典型癥狀是心前區、胸骨后持續3至10分鐘不等的一種壓迫性絞痛,可以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痛,如果超過20-30分鐘,往往提示心肌壞死。 ? ? 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胃疼、背疼,牙痛、心悸、胸悶、頭痛、眩暈、嘔吐等。如身體感覺異樣,尤其是代謝綜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疼痛,如上述不典型癥狀,再出現明顯的胸痛,一定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馬上就醫,心肌梗死4分鐘內搶救最有效。 猝死的治療 ? ? 心臟驟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據不同的情況,其生存率在5%~6%,搶救成功的關鍵在于盡早進行心肺復蘇治療。 ?啟動復蘇真有緊迫性嗎? ? ? 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突發意外時,最令人遺憾的做法就是患者已經發生心搏驟停后,但家人或旁人還在盲目地等大夫,或將病人送往醫院,而不是立即就地進行心肺復蘇,這無異于斷送掉了患者40%-60%的生機。 ? ? 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現心搏驟停,多數是由室顫引起,家屬應當機立斷,在經一兩次胸前區叩擊后,立即將患者放于硬板床平臥,做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救護者應在患者的右側,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額,用力向后推,使患者頭向后傾斜,家屬的右手放在患者頜下向前提高下頜骨,立即開展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并撥打120急救電話。
2020年清明假期第二天,4月5日下午2::35分,凌源市中心醫院心內一病區單爽主任接到120醫生金偉電話,患者趙XX,男性,49歲,突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因患者既往多次帶母親就診于心內一病區,患者明確要求入住心內一病區,金偉醫生立即聯系單爽主任?! 嗡魅瘟⒓从诩抑汹s往醫院,在剛剛到達東大橋時,接到金偉醫生電話,此時120救護車到達南大橋,患者意識喪失、下頜式呼吸,金偉醫生立即給予持續胸外按壓
隨著秋季的到來人們的戶外活動頻繁起來,也正是蘑菇采摘的季節,和外出游玩的時節,會時不時的遇見各種昆蟲,一不小心就會被蜂類蜇傷,馬上采取急救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減輕疼痛,控制紅腫,減輕過敏反應,然后去醫院進一步診治,一定要盡快就醫,以免危及生命?! ≡缙诂F場急救: 1、不要緊張,保持冷靜?! ?、蟄傷后立即拔除蟄入皮膚的尾刺?! ?、被蜂蜇傷后立即用濃鹽水洗患處,可止痛、消腫、祛毒?! ∶鄯浞涠境?/article>
為向大眾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我院心內科一病區單爽主任與凌源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王亮合作錄制了健康科普視頻,在網絡平臺播出后深受群眾喜歡。以下內容根據節目錄音整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鞒秩耍赫垎枂沃魅?,只有老年人出現高血壓、高血脂,年輕人不會出現這些疾病,這種說法正確嗎? 單主任: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高血壓是與遺傳有直接關系的,大多數高血壓是屬于原發性高血壓,90%的人找不到具體原因,但1